在筹备婚礼的过程中,拍婚纱照是记录幸福时刻的重要环节,但拍婚纱照最忌三个日子却常被新人忽视。本文将梳理传统习俗中需规避的特殊日期,帮助新人避开“凶日”,为婚姻增添一份顺遂与安心。
1. 传统凶煞日(如三娘煞、杨公忌)
三娘煞日:相传月老不为三娘牵红线,因此每月的初三、初七、十三、十八、廿二及廿七被视为不吉,不宜婚嫁或拍摄婚纱照。
杨公忌日:全年共13天(如正月十三、二月十一等),传统认为这些日子诸事不宜,包括婚嫁和拍摄喜庆内容。
理由:民俗中认为此类日子可能带来不顺利的象征意义,影响婚姻运势。
2. 特殊祭祀节日(如中元节、清明节)
中元节(鬼节)、清明节等祭祀先人的节日,传统上忌讳进行喜庆活动。在这些日子拍摄婚纱照可能被认为不尊重习俗,且阴气较重的氛围也不利于拍摄效果。
实际影响:此类节日可能因公共氛围(如陵园、寺庙人流增多)干扰拍摄,或引发心理不适。
3. 极端天气或不宜外景的日子
虽然非传统禁忌,但暴雨、高温、雾霾等极端天气会严重影响外景拍摄效果和安全。例如:
雨天可能导致妆容脱妆、器材受损;
烈日下易造成新人疲劳,光线过强也可能影响成片质量。
建议:提前查看天气预报,避开恶劣天气,选择晴朗温和的日期。
其他注意事项
避开父母生日:传统认为与父母生辰冲突会冲喜,但此条更适用于婚礼而非婚纱照。
场景禁忌:避免在陵园、寺庙、荒郊等阴气较重或寓意不佳的地点拍摄。
总结:优先避开传统凶日、祭祀节日及极端天气日,同时结合个人信仰和实际条件选择吉日。若需兼顾传统,可参考黄历中的“宜嫁娶”日期。